新污染物生态环境风险与健康评价

从新污染物的毒性效应、毒性机理和生态健康风险三方面开展研究,旨在揭示新污染物的生态风险和健康危害效应。围绕新污染物单独及复合暴露对生物体的危害效应及损伤程度开展多种类型的生物学实验,建立针对不同生物功能损伤效应的生物测试系统;在急性毒性试验的基础上,从分子、细胞、组织和个体水平研究新污染物致毒的毒理学机制。从污染物对生态环境风险和人体健康危害效应的角度,重点研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微塑料等新污染物对细胞内分子的影响,筛选氧化损伤、基因毒性、免疫毒性等敏感性生物标志物对新污染物进行早期预警,同时考察生物体对新污染物的反馈机制、耐受机理及降解脱毒过程,及时避免或减轻新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害,构建系统全面的新污染物风险评价平台。

1)云南高原湖泊新污染物生态风险评价

采用高原富营养化湖泊优势藻类、食草型大型无脊椎动物、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和细菌构建室内微宇宙模型,研究具有高富集风险的新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探究不同生物体内的富集及其沿食物链传递与放大效应;选择高原湖泊中代表性鱼类为指示生物,研究新污染物单独及复合作用时对鱼类繁殖发育和内分泌系统的毒性效应;根据上述毒性测试结果及风险阈值浓度分析,结合实际监测结果,评估典型新污染物对高原湖泊的生态风险。

2)云南地区特征新污染物人体健康评价

通过对云南特定区域周边人群血液和尿液样品中新污染物进行检测分析,揭示新污染物在人体中的组成特征和暴露水平,明确该地区人群新污染物内暴露现状;针对周边人群开展人类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重点围绕内分泌系统疾病以及糖代谢紊乱疾病,研究新污染物的暴露与疾病的相关性。在实验模拟条件下,探究典型新污染物对藻类和鱼类的生长和生理过程影响,评价新污染物对生态安全的潜在影响;采用小鼠和鱼类模型研究新污染物对动物内分泌系统和糖脂代谢功能的影响;采用藻类细胞和动物细胞模型探究新污染物产生毒性效应的作用机制。